您当前的位置:干货 >  >> 正文
当前视点!房地产倒下了,今后的世界还会好吗

时间:2023-07-03 14:46:47    来源:惟慈斋主人

这期话题我一直想写来着,但是当时局势基本是捉摸不透的。

三架马车,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,投资、消费、出口。除了出口还有微弱的呼吸,其他的基本快断气了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之前一直把口罩当做挡箭牌,现在扛过了,反而不如去年了。

前几天看到过一个帖子: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,20%的人掌握着社会80%的财富,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。因为穷人还有负债,富人大多数情况下没有。很多时候,穷人的负债,就是富人的财富。在穷人那里叫负债,在富人那里叫债权。债权,是富人的资产的一种。所以准确的说,是20%的人,掌握着180%的财富。多出来的这80%,是穷人的负债,也是穷人的未来。富人通过按揭这种方式,已经透支了穷人的未来30年,也是中国经济的30年。

说的有点现实,但大致就是那个意思。

可能大家不知道为啥要让你贷款买房,因为买房是普通人最大的消费了,其它你丈母娘要的三金啥的在房子面前也只能算个弟弟。也就是国家把你透支三十年的钱拿来做搞修路这些基建啥的,而富人拿这部分钱投资,来创造工作机会,让你有个班上,能还的起你借的钱,这就不难理解马云说的,他的钱都是社会借给他的。其实本质逻辑就是这样。简单说下,如果银行贷给一个普通人两百万不是用来买房,大概率亏的一毛不剩。

那现在房地产这块为啥玩不转了呢?其实就是没人接盘了。简单地给小伙伴们说一下这里面的逻辑。除了刚需之外,大部分人肯定就是买了之后房子能大涨,然后找到接盘人,卖了赚差价,但是房地产发展到现在,要买和能买的基本都买过了,还有更狠的操作,我有个朋友连男朋友还没着落,居然把孩子的房子都预备好了。而现在00后又看得开,不结婚只谈恋爱,没了孩子,就不太可能去买房了。所以今年房价大降,跟去年出生率暴跌关系很大。

我觉得今年张雪峰可能会大赚一波,倒不是前段时间他把自己弄的更红了,因为今后的就业环境肯定会很差,普通人的专业选择这块会很重要。

其实更惨的还有一些地方zheng府,这几天最火的就是乐山大佛被拍卖,背后的原因就是楼市不行土地财政出问题了。至于很多专家说房地产不能倒,也不会倒,大家也不必去听,可能过几天人家说压根没说过这话。大的周期和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。

房子没人买了,其他的消费带动能力有限,所以投资和消费基本是一体的。以前大家可能觉得买房和没买房是两个等级的人,今后我估计丈母娘也不会逼你买房才能结婚了,大家都不愿意结,女儿年纪就大了,可能还会送房子房子当嫁妆。

看日本,韩国其实就知道,房地产的红利期就那那么些年,这是个死结。为什么会发生通胀?很简单,国家每印一大笔钞票,你看看能流通到你手上是不是很少?因为货币总量是不变的,那大部分肯定到富人那里去了,没办法,只能继续印,如此循环才能把这个局玩下去。

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,现在很多银行周六周日已经全部不上班了,说明银行业绩已经很差了。再大的冰山也有崩解的时候,正常的新陈代谢,新老更迭是自然规律。

其实现在这个泡沫破裂了,并不是坏事,这十几年来,我们一直对房地产有一种依赖性,每次经济不行了,就来刺激一波房地产,让大家借更多的去囤房,很多人在20、21年的时候投资的房子,今年基本亏得毛不剩。

我观察了一下,在房子上赚到钱的人,全都是在2015年前入手,2016年初涨的那波抵得上你奋斗五十年,很多人的差距就是从时候拉开的。其实这事也属于一个机会收益,那会能得到“内部消息”的人基本都出手了,在体制内的,现在基本最少两套。

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个时候,你的心智、财务状况都处在一个绝好的时机。比方说,在15年的时候,你还在学校,而你的父母也没有太大把握机会的能力,这个就没啥后悔的,命中注定这波红利不属于自己。

我有个朋友,经常跟我提起他当时在那波大涨前夕,开发商都捂盘不卖了,他是最后上车的那批人,这个选择值得他吹一辈子。现实的是这个起点确实直接可以干掉一大半人。

看到一个叫郭继承的人发了个视频,是政法大学的教授,说投机的人永远比那些勤勤恳恳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先买房,长期下去容易让人产生心理扭曲。这两年国家也明显注意维护这方面的公平。

今后大家可能也不会拼命去抢学区房,慢慢也就懂了如果自己的娃资质平平,你去逼他,反而会逼出毛病。

很多人以美国作为参考,人家作为发达国家百十年了,房地产依旧坚挺,认为我们不必过于担心。我觉得这事没有可比性,比方说我们还未富先老呢。所处的周期不一样,而且在国家层面实行的政策也不一样,他们能吸收大量的优质移民,最近就有很多印度富豪去落户,我们只能靠自己生娃。

许多人喊着产业升级,这事确实必须要做,但要取代房地产,也几乎没啥可能,高科技不仅投资高,周期长,消费者用不用用的上另说。房子不仅可以提前从你钱包掏钱,而且几年就可以交钱。

这个事已经无解了吗,大概率是这样。其实美国已经寻找了很多年的替代品,至今一无所获。

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可能是这样的局面,最早上车的依旧安稳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,21年左右高位站盘的人一夜回到解放前。

作为普通人也没啥太好的办法,捂好自己的钱包,别轻易辞职,钱贬不贬值跟你没有太大关系。你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有下次红利期来临的时候,有抓住机会的能力。

写到这里,我又想起那句名言:经济好的时候你都没有赚到钱,经济差的时候还想赚钱,别太难为自己了。

关键词: